
白衣燕帽,初心不渝。临武县人民医院儿科护士长黄艳萍从事护理工作25年来,始终扑在一线,用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热爱、坚守、担当,践行着南丁格尔的永恒誓言,写下一名护理人的最美篇章。
眼下正是春夏交替的季节,科室内收治了很多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儿童,每天八点不到,黄艳萍就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各个病房,一一查看患儿的恢复情况。
县人民医院儿科护士长黄艳萍介绍,科室的患儿主要以呼吸道疾病为主,包括肺炎、手足口病等。这些疾病中,有的是病毒感染,有的是细菌感染,常见的病毒包括腺病毒、鼻病毒、流感病毒等。
“一岁以内的患儿还不会说话,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自己不舒服或者恐惧的情绪,作为护士我们都能理解和感同身受。”忙碌是护士的常态。作为儿科护士,不仅要安抚哭闹不止的患儿,还要跟家属做好解释沟通工作,一天下来早已是口干舌燥、疲惫不堪。
在一些人眼里,护士不过是打针、输液、发发药,但其实护理工作的专业性正在日益凸显。要想守护患者健康,必须要深耕专业,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。多年来,黄艳萍用心研究,练就了过硬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,减轻了患儿的痛苦。
黄艳萍说:“由于小孩子血管比较细,加上他们好动,穿刺起来难度大。我们只能从容易找的部位,比如手背、足背或者头皮静脉,凭着经验来找血管。”
“她的业务能力、技术水平还是非常不错,经验丰富。以前医院的儿科、新生儿科还没分开的时候,我们科室里有一个体重只有一斤八两的孩子,住了差不多一个月了,由于长时间治疗,宝宝头上、脚上的血管已经很难找到进行穿刺了。但是黄艳萍凭借她丰富的经验,成功地在宝宝的肚皮上进行了穿刺 。”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卢苏宜一步步见证着黄艳萍的成长和进步,对她的专业能力充满了信任和赞赏。
在儿科,季节性儿童病人多,有时危重病人也多,2019年科室就成功救治了一名两个多月大的重症肺炎患儿。
干护理工作,要将心比心,以心换心。作为一名儿科护士、一名母亲,考虑到患儿家庭的特殊性,除了做好日常的治疗外,黄艳萍还带领其他护士主动为患儿擦澡、换尿片、换衣服。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治疗,患儿病情好转顺利出院,为表达感激之情,患者家属还给科室送去了一面锦旗。
黄艳萍1999年参加工作,曾先后在县人民医院外二科、内科、儿科、ICU工作,2012年担任儿科护士长,尽管经历和见证了许多的生死病痛,但她仍然保持着一颗初心,努力做一名有温度的护理人。
“前段时间有一个比较小的宝宝,由于呛奶发生窒息,尽管进行了心肺复苏、用药等抢救措施,但很遗憾的是最终没有挽回他的生命。”黄艳萍表示,作为护士深感责任重大,她们不光是要把已经发生的疾病治好,还要力所能及地宣传普及一些预防知识。
在黄艳萍的带领下,2015年科室被市总工会授予“工人先锋号”,2020年、2021年科室获“病例质量奖”一等奖,。2024年,她被推荐为郴州市“最美护士”。
俗话说“三分治疗,七分护理”,黄艳萍认为,作为护士她们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术,更要有责任心、耐心和细心以及沉着冷静的应对能力,为临武的老百姓尽一份微薄的力量,这就是护士这个职业的使命所在。
责编:黄玲艳
一审:唐芳
二审:李艳玲
三审:唐薇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动画解读《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 五大亮点彰显“湘”式态度、力度、温度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2日)
警惕基孔肯雅热!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
这个“加法”,何以产生“乘法”效应(文化中国行)
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,好戏连台——“农文旅体”奏响融合乐章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1日)
昆剧《湘遇·湘昆》在郴州首演
改革为人民|千年天堑变通途
下载APP
分享到